2006年和2007年,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滚动发展、梯次推进的建设思路,开展了“百镇千村”试点,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转入深入实施阶段,工作方式由抓试点转向抓整体推进县和抓省、市、县、乡四级推进村相结合。三年来,共启动建设省、市、县三级试点镇108个,省、市、县、乡四级试点村和推进村2182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24.1%,在6个县(市、区)进行了整县推进试点,开展了10个方面探索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健全了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全省各地都充实一定的力量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到2008年底,全省9个市(州),已有长春、延边、四平、通化等地区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占44%;县(市、区)成立常设机构的30个,占50%;现有工作人员531人,其中65%的人员已核定了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监督检查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形成了多方面集中投入的有效机制。三年来,吉林省共投入5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全省新农村建设,在省级专项资金的政策引导下,带动了市县两级财政、各级各部门、乡村集体和农民、整合项目资金以及社会各方面投入,三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109.03亿元,平均每年投入36.34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带动效应达到了1:21.8,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全省各地共新上农业产业项目3470个,工业企业项目1285个,商贸旅游项目877个,公益事业项目6508个。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立了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通过整合领导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整合社会投入,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部门建立帮扶责任、大专院校支持农村、民兵预备役积极参与等形式,形成有效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强化新农村建设合力。三年来,有50多名省级领导、185个省直部门单位、26所大专院校参与了省级新农村建设点帮扶工作,加上市县两级,全省参与帮扶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达到1810名、部门单位4898个,派出的指导员达到8209名,累计帮扶的资金和物资达到8.85亿元,占总投入的10.7%。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构建了比较系统的政策体系。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调动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共建、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个方面,提出了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的15条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也正在着手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从建设规划、村庄布局、用水用电用地政策和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等操作层面,做出具体规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制定了科学的建设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全面完成了全省696个乡镇(街)及所属9335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11个方面的基本情况普查工作,启动了14个县(市、区)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目前,全省有71.2%的建制镇(不含城关镇)、43.9%的集镇编制了总体规划,有28.9%的行政村、17.4%的自然村编制了建设规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建设模式。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围绕10个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索,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在建设方式上,全省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有效工作机制。在资金投入上,各地普遍实行实物和资金奖补的办法,调动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在新村建设上,重点培养一批生态环境好、旧村改造力度大、异地新建速度快、城镇辐射能力强的典型。同时,还形成了帮扶促建、村企共建、军民共建、能人援建、干部回乡帮建的有效工作方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强化了宣传培训工作。在中央完成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新农村建设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省里集中开展了624个乡镇党委书记、1000个推进村党村支部书记培训工作,并及时指导市、县两级抓好对基层干部、相关部门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培训。三年来,累计培训干部和农民73万人次,每年达到24万人次之多。在普及新农村建设知识的同时,全省还注意加强了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累计宣传8882次,编发新农村建设简报300万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确立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从2008年开始转入深入实施阶段,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工作体制,选择通化县、敦化市、东辽县、长白县、双阳区、镇赉县等6个县作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试点,并进行了整体推进的10个方面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通化县160个村,整体上达到了道路、安全饮水、有线电视全覆盖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标准。 tujian.org
(吉林省农委信息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