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农林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山东夏粮有望“七连增”
2009-07-29

  5月31日,在山东省齐河县晏城镇毛官屯村,面露喜悦的村民焦风海对记者说:“你看我这个麦子,穗子又大又齐,籽粒也很饱满,只要以后十天八天的天气好,产量超过去年应该没问题。因为今年自然灾害比较多,有这个收成真是不容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从山东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山东小麦播种面积达5317.8万亩,比去年增加0.6%,其中优质小麦面积4600万亩。目前,小麦整体长势良好,这几天自西至东将逐渐进入收获期,估计全省收完大约需要20多天。农情调查显示,如果近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山东夏粮有望实现连续7年增产。 tujian.org

  在焦凤海的麦田里,山东省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王法宏博士介绍,经专家测产,焦凤海的麦田亩穗数是47.2万,穗粒数是31.9,千粒重按44克计算,亩产达到1100多斤。“虽然今年山东小麦生产遭受了严重的干旱和倒春寒,但在自然灾害面前,山东重点推广的免耕播种、氮肥后移、配方施肥等主要技术,保墒、壮苗的效果非常好。”王法宏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今年,山东按照“生态适应性好、符合生产需要、市场前景较好”的品种择优原则,通过广泛征集、专家论证,筛选出“济麦20号”等40个小麦品种,作为财政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推介品种;省农业厅制订了《2009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和《2009年全省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省农技推广总站和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统一组织,分赴各地指导小麦田间管理,确保了各项技术的推广落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想起开春时的大旱,眼看着麦苗越来越黄,真是急死人,这要是搁以前,我们种田的,早就没指望了。哪里能想到,现在眼看着就能丰收了。”在济宁市鱼台李阁镇姜楼村,59岁的老农民姜来福说。同行的济宁市植保站副站长苏加岱解释:“这是因为麦子品种好了,抗旱性强了,再加上春灌及时,种植技术先进,这才有现在的好麦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年初,面对三十年一遇的严重旱情,山东迅速出台了《关于对当前小麦受旱及苗情长势情况进行考察的紧急通知》、《关于组织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抗旱保春管活动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各级投入抗旱资金7亿多元,有力地稳定了小麦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东农技总站站长曲召令说,“要想丰收,还必须打好后期管理这一仗。特别是农民朋友不能放松,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二要密切关注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后期可能有些小麦蚜虫或其它的病害,可以结合叶面喷肥加点尿素防止蚜虫。”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为确保今年夏粮不减产,针对规模较大的病虫害,山东省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已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病虫害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通过开展病虫电视预报等方式,向农民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使病虫害发生信息和防控措施快捷、直观、形象地进村入户,指导农民适时防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曲召令说,为把来之不易的产量拿到手,确保颗粒归仓,山东麦收期间计划上阵机械210多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2万台,预计将完成机收面积5100多万亩。目前麦收各项准备工作已准备就绪。同时,山东已出台了应对极端气候的应急预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湖南省投资118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中国绿色时报创刊2
    · 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 推进现代林业又
    · 杨继平:谈生态文明
    · 贾治邦:积极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
    · 张建龙副局长在“生态科普暨森林碳汇宣传
    · 印红副局长在全国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管
    · 把握机遇 肩负使命
    · 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人事部门开展“讲党性重
    · 在全国绿化委员会第26次全体扩大会议暨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