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延庆县投资7200万元,开发出万余公益性生态管护岗位,安排困难群体就业,每人每月增收5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年初,延庆县启动“农民绿色生态合作组织”工作,为全县农村4050人员、特困、残疾、大龄失地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市政按照每4000至8000平方米一个人,林地按照每百亩左右一个人设置,全县共需要17000个岗位。今年我们计划先启动一万个公益性生态岗位。”延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韩贵海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1月份,延庆镇、沈家营镇两个镇先期启动试点工作,分别成立了镇级生态合作社,3350名就业困难人员,经过报名、选拔、培训等程序,走上了生态管护岗位,负责县级林地、绿地、湿地、公园、道路等公共空间和其他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管护、清扫和维修等生态建设工作。村民上岗后,只要保证自己所负责区域的环境即可,不需要全天上岗,与干农活不冲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6岁的李冬玲是沈家营镇曹官营村村民,以前外出打过零工,不但岗位没有保障,打工期间还顾不上家。今年1月份,李冬玲和全镇1150名村民穿上了黄色的环卫马甲,当起了生态管护员。她负责的区域是村口河边一百多亩林地。“看着别着火,别放牧,捡捡垃圾。”李冬玲说。在这片林地走上一圈需要四十多分钟,李冬玲每天都要走上十几个来回。清明节前后,她更是起早贪黑地守护着自己的责任区。“在家门口就有班上,不耽误地里的活儿还能照顾家,所以我们都非常珍惜这个岗位,一定要好好干。”李冬玲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生态合作社要求,家中有生态管护员的,必须以身作则,带头治理好自家的小环境,不合格的不能上岗。如今,生态管护员家都成了示范岗,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村庄的大环境也彻底改观。“合作社成立之前农村开个会,人都叫不齐。现在有了合作社,是按一户一个名额来分配的,家家户户都有代表,一开会全能来,传达个事儿非常方便。”沈家营镇生态合作社社长夏志军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生态管护员每人每月500元补贴,除了给上人身意外险,配备了黄马甲、清扫工具等设备,还有上岗培训。仅此一项,全县每年需要投入7200万元。“值。农民有活儿干,生态环境好了,人的素质也提高了,整个农村都和谐了。”韩贵海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日前,延庆全县15个乡镇的生态合作社将相继成立,万余名生态管护员将全部上岗。(摘自:北京日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