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寻找中国特色专题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冯并:发挥企业自身特色的创新优势 扬长避短 长足发展
2009-10-16

 

冯并简介:


    河北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任《宁夏日报》、《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经济日报》评论部主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经济日报》总编辑。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

    著有《不落的琴声》、《塞上明珠》、《新叶集》、《经济随笔》、《冯并通讯集》、《冯并杂文选》、《冯并评论选》和《中国文艺副刊史》、《即铭随笔》、《改版》,涉及文学、新闻和经济等领域。

    记者:谢谢接受采访。在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回顾一下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企业家这个概念在我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冯并:中国历史上只有“士农工商”中的商人。近代和现代企业家出现,可以从维新时期算起。如著名的清末状元张骞,可以算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涌现出第二代企业家。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企业家作为一个阶层,经历了戏剧性变化,从消失到否定走向了肯定与发展。前30年我们搞计划经济,只有阶级的划分与行业的分工,没有职业的高度分化。所以那个时候“企业家”在中国是一个敏感的概念甚至是一个多余与贬意的概念。在高度的计划经济僵化体制下,政府完全取代了企业,当时承担机械制造的工业部就有七、八个部,每个部门全都由国家直接掌握,企业只是具体的车间,企业家是车间主任,他们受命去管理一条或几条生产线,原料国家供应、土地由国家配置,设备也由上级部门提供,产品出来就完事大吉,定价和市场用不着你管,所以在计划经济年代,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更何谈“企业家”。
    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开始自主经营,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开始出现,“企业家”队伍和职业应运而生了。尽管一开始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内涵,尽管那时的企业家同我们现在的企业家从思维水平到总体水平相差很远,但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的社会精英群体,企业家队伍再次出现是划时代的事情。

    记者: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企业家是如何出现的,来源于哪里?

    冯并:企业家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原来的厂长经理从计划经济营垒中冲杀出来,在改革洗礼中,企业逐渐变成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营单位和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的计划管理者也同时向企业家这个方向不断进化。
    二是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来源于基层,包括过去的管理者、技术员甚至农民,他们通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抓住了机会,挖到了第一桶金。比如当年秀水街的很多摊主,背一个大包到南方去采购衣服,然后到北京摆地摊赚差价,练摊当然不等于做企业,但通过练摊他们开始知道了市场经济,在搞活市场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这样一些城乡经营者造就了最初的民营企业家。

    三是科技战线的知识分子,改革大潮来临,一些不安于现状的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冲破旧的体制,开始创业的艰难历程。现在又出现了海归,也是这样一种路子。

 相关链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开幕
·一亿年轻人离乡就业-你为何漂泊?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体现
·再谈“中国特色”:“特”应作不同层次的理
·赵宽:做全面发展的
·祝义才:细雨润物
·宋志平:以全球为视
·中国特色镇推出旅游新干线计划
·王跃山:传承艺术精
·李东:聚天地之灵气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