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精湛智战“黑乌鸦” 美军在“萤火虫[YingHuoChong]”无人[WuRen]驾驶高空侦察[ZhenCha]机连遭我军打击之后,又抛出了一种新型的“火蜂”式高空侦察[ZhenCha]机,骚扰我领空,窃取情报。这种飞机[FeiJi]先由C-130“大力士”运输机挂载,飞至南海上空投放,入侵我海南岛,经南宁、兴宁、厦门出境,在台湾、澎湖北回收。无人[WuRen]驾驶飞机[FeiJi]脱离母机后,按预定侦察[ZhenCha]航线自动摄影侦察[ZhenCha],其照相面积直径可达100公里,纵深数百公里,航线长达1000余公里。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雷达反射面小,地面、机上雷达都很难发现;飞行高度达1.76万米,时速920公里。由于这种飞机[FeiJi]颜色很暗,飞行时发出一种凄厉的怪叫,我空军指战员都叫它“讨厌的黑乌鸦”。 “黑乌鸦”被美军吹嘘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侦察[ZhenCha]机”。美军狂妄地说:“中国没有人能对付这种飞机[FeiJi]。”的确,要想击落它,难度是很大的。1964年9月至11月,“黑乌鸦”连续4次侵入我国领空,我机4次截击,4次失利。 1964年11月15日,徐开通驾驶歼-6机击落“萤火虫[YingHuoChong]”无人[WuRen]侦察[ZhenCha]机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军曾暂时停止使用这种飞机[FeiJi]入侵。但是,不久他们对 “火蜂”式高空侦察[ZhenCha]机进行了技术改进,高度由1.76万米提高到1.83万米,而时速由920公里降到800公里,飞行航线由长距离少转弯的平直飞行,变成曲折的多转弯的飞行。敌机性能的改进给我军的攻击造成了新的困难:一是我机升限到这个高度,速度就小于敌机,不能接近射击;二是我机在这个高度上速度小,飞机[FeiJi]抖动厉害,飞行状态不稳定。因此,要在这个高度上击落敌机只有两三秒钟可用。飞行航线曲折多变又造成了我机跟踪上的困难。1965年1月2日,我出动3批飞机[FeiJi]截击侵入海南岛榆林港的“黑乌鸦”,都因在跃升的一瞬间,敌机突然转弯,而未能形成攻击或未击中要害。“黑乌鸦”又一次入侵我领空。我驻海南空军某作战分队的张怀连奉命出击。当他到达战区时,敌机已离国境线不远。张怀连迅速跃升到1.74万米,逼近敌机,发射火炮,从距敌175米一直打到距敌65米处,“火蜂”终于拖着一道浓烈的白烟向下栽去。 这次战斗后,1965年4月18日,“黑乌鸦”又从1.83万米的高度入侵我领空,偷摄军事要地。张怀连又一次出征迎敌。他从1.65万米高度拉起,盯住压在头顶上的敌机,一面修正航向,一面继续拉杆上升瞄准。等与敌机拉平,在飞机[FeiJi]自动下掉的一瞬间,张怀连按下炮钮,3条火龙直扑敌机,“黑乌鸦”中弹起火。张怀连的飞机[FeiJi]也失速反扣下来,在万米高空中翻滚,出现了螺旋状态的先兆。张怀连没有慌张,采用早就练就的一套动作,顺势左盘右转,终于制服了翻滚下坠的飞机[FeiJi],使机体在1.35万米的高度上恢复了平飞状态。 在总结战斗经验时,张怀连深有感触地说:“在有相撞感觉之时,正是有效歼敌之际(距敌200米左右)。”这意味着飞行员首先要有不怕死的精神,同时还要有精湛的技术。可见,只要有敢打必胜的信心,有一流的战术和技术,就可以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 设“埋伏”再击“萤火虫[YingHuoC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