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之三:提高教育[JiaoYu]者的素质,是保证教育[JiaoYu]运行良好的根本 我说的“教育[JiaoYu]者”主要指两类人,一是在学校工作的教育[JiaoYu]工作者,二是所有的家长[JiaChang]。年轻一代家长[JiaChang],必须认识到自己是个“教育[JiaoYu]者”——这样一个角色,要求你不能简单沿袭自己父辈的教子方法,也不能仅仅凭感觉去胡乱管教孩子[HaiZi]。要保证教育[JiaoYu]的有效性,必须先保证它的科学性。 “70后”、“80后”家长[JiaChang]看到“素质”这个词时可能会很自信,作为文化程度高于前面任何一代人的家长[JiaChang],当他们的孩子[HaiZi]出生时,他们内心对自己的教育[JiaoYu]水平多半会很自信。但事实上,作为教育[JiaoYu]者的素质和作为普通人的素质有时是会有出入的。现在,“80后”的孩子[HaiZi]尚小,还看不出什么端倪,不少“70后”则已陷入痛苦和困惑中。我见过很多文化程度高、有事业心、自身素质不错、对孩子[HaiZi]也有责任感的家长[JiaChang],结果却是把孩子[HaiZi]“教育[JiaoYu]”得很糟糕。一个有文化的破坏者,其破坏力要大大超过没文化的人。 面对自己辛辛苦苦制造的不理想的“产品”,很多家长[JiaChang]无可奈何的归纳就是“孩子[HaiZi]和孩子[HaiZi]不一样”,以此来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由此还衍生出另一个说法:适用于你的孩子[HaiZi]的方法,不适用于我的孩子[HaiZi],孩子[HaiZi]和孩子[HaiZi]不一样——以此作为拒绝学习的理由。 孔子说天下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有的西方教育[JiaoYu]理论也都是建立在人的共同性这一部分上的,它研究的永远是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那部分。可是我们却把这个概念错误地解读为“孩子[HaiZi]和孩子[HaiZi]不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JiaoYu]办法”——我在不止一个场合听到一些人公然宣称这样一种观点。说实在的,只要简单推敲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说法是多么令人匪夷所思。如果教育[JiaoYu]真的没有任何规律,世界上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种教育[JiaoYu]方法,那么教育[JiaoYu]研究甚至教育[JiaoYu]本身还需要存在吗,做教育[JiaoYu]研究的人都回家卖豆腐去吧。 我认为教育[JiaoYu]常常可以和医学类比。一个医生一生会遇到无数个病人,这些病人各不相同,但我们能因此就说人和人不一样,没有可以共同遵循的治疗原理吗?去痛片给黑人、白人、黄种人吃都可止痛,毒药给哪种肤色的人吃了都会要命。人和人首先是一样的,张三头痛需要开去头痛的药,李四胃痛就开止胃痛的药,只有笨蛋才会把张三治头痛有效的去痛片用于李四的胃痛上。可这种区别,是张三和李四作为人的差别吗,背后的医药原理难道不一样吗——所有的教育[JiaoYu]也是这个道理。 不要以为会生孩子[HaiZi]就会做父母,就像不是穿了白大褂就会开药一样。现在,想做一个好家长[JiaChang],就要怀有“学医”的心态,要去学习,要了解最基本的教育[JiaoYu]理念、教育[JiaoYu]科学知识,这是帮助你解决一切教育[JiaoYu]问题[WenTi]的万能钥匙。 作为家长[JiaChang],面对儿童,面对教育[JiaoYu],要有敬畏感。你是否能不断地学习,不断“从师而问焉”,决定了你自身的分化情况,也决定了你所影响的孩子[HaiZi]的未来发展。正像前人所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矣。如果基础教育[JiaoYu]改革和无数家长[JiaChang]观念的转变能形成良性互动,教育[JiaoYu]的美好新时代就会出现。尹建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