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部门获悉,我省有9800多个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活跃在农村基层,他们通过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专业服务,帮助农民增收,成为促进我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陕西省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的。党的十七大提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后,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在三秦大地迅速发展。目前由农民自愿组织形成的这9800多个专业经济组织,成员已达150多万人。仅安康市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就达500多个。这些专业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经营组织起来,通过为成员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引领农民发展产业化经营。紫阳县红椿镇纪家沟村2004年有茶园面积1500亩,一个小型加工厂,年加工茶叶仅1.2万公斤,全村茶农年收入90万元。当年7月村上组织成立了茶叶专业协会,引导农民开展产业化生产。目前该茶叶协会已吸收会员198名,扶持种茶大户144户,经营丰产密植茶园基地3650亩,精品园200亩,去年仅生产高档品牌茶叶6000公斤,帮农民增收250万元。2006年10月,作为全国三大芹菜种植基地之一的西安市阎良区,2.1万亩芹菜大面积丰收,然而农民收获的却不是喜悦而是忧愁。当年,该区武屯镇成立了蔬菜产销协会,团结和组织入会农户从新品种引进、适时种植和培育、技术指导及推介销售等环节入手为农户服务,解决了菜农卖菜难问题。该镇丰村菜农杜将军去年种了10亩芹菜,全部售完后收入达5.5万元。他说:“有了协会,我们再也不用为销售发愁了。”目前武屯镇蔬菜产销协会已拥有无公害蔬菜示范园3000亩,会员人数从350人增至1270人,带动农户2850户,会员人均收入从三年前的2300元增加到5300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活跃在我省农村基层的专业经济组织大体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企业主导型。即以龙头企业或基地为核心,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机制,发展农户为会员,开发当地主导产业,树立品牌。如城固县柑橘产业协会、横山县绿原养猪协会、延川县枣业协会,还有宝鸡市辣椒协会等都是由当地龙头企业或集团公司发起,协会为会员提供技术信息、购销服务、组建示范园区、生产基地等,并与会员签订订单合同,以高出市场价格收购后统一外销,直接让利给会员。这种类型既确保了企业产、供、销的需求,又可使会员增收,产业增效,达到企业和协会双赢的目的。二是能人带动型。即以乡村能人为核心,通过当地能人的示范作用,发挥“能人效应”,有效带领农民办实体,搞加工,闯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类协会通常以当地具有特色知名度高的农产品为品牌组织生产经营,是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主要组织形式。石泉县城关镇堡子村草莓协会把本村农户联系起来,以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品种、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成为走规模化生产经营之路的专业经济协会。三是集体组织依托型。即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村、组为单位,吸收本村及周围农村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的农民建立协会。这种类型的协会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资源和人、财、物力,发展专业化生产,实行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与农民联合起来发展当地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岐山县祝家庄镇驸马庄村养殖业协会以规模化养猪作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吸收本村或相邻村镇的养猪农户为会员,组织解决一家一户在养猪生产中的问题,统一提供科技信息及产、供、销服务等,促进了农户的规模化养殖,使村养猪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四是政府引导型。即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由县乡政府或农技推广站等部门以区域经济优势或专业技术优势,组织和倡导成立的专业经济协会。靖边县席麻湾马铃薯专业协会通过创无公害品牌闯市场,目前该协会已创办了全省首家万亩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并创办了席麻湾无公害马铃薯网站,开展网上售薯业务,既拓宽了销售市场,又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