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农林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tujian.org

  在今年严重春旱中,郑州西郊西流湖湖底完全干涸 沙浪摄(人民图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导、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茂松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减灾研究室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干旱缺水是长期趋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去冬和今春发生的百日大旱,时间长面积广,对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带来挑战,近期各地旱情已有缓解,作为农业水土专家,您对此次旱情有何看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佩成:虽然这次百日大旱过去了,但认真思考这次旱情的特点很有必要,为什么一些地方有水渠不通、渠通水不来?有些抗旱技术成果未见大的用场,个别地方在大旱面前显得有点手忙脚乱,如何在大旱面前做到胸有成竹,科学抗旱,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茂松:去冬今春出现在华北、黄淮和西北地区的百日大旱,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近些年来,由于人口增加、城乡用水量增大、水源遭受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诱因,使旱灾挑战日趋严重,缺水成为长期趋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是旱灾发生频率明显加快。据统计,1950—1990年的40年间,我国共有11年发生了大、特干旱,旱灾发生年份百分率为27.50%;而1991—2008年的17年间,我国共有7年发生了大、特干旱,旱灾发生年份百分率达到41.18%,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大、特干旱发生,因干旱造成的粮食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6%以上。旱灾对我国粮食损失最严重的10年中有5年出现在本世纪,大、特干旱的发生频率明显加快。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旱灾发生范围逐年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旱灾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近几年,北方旱区旱情不断加重、发生范围和面积不断扩大,呈现干旱常态化,而且南方和东部多雨地区的季节性干旱也在扩展和加重,受灾面积逐步增加。从近50多年全国干旱发生面积变化看,20世纪50年代农作物累计受旱灾面积为7.95亿亩,80年代为16.95亿亩,21世纪以来的8年就达到17.92亿亩,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干旱持续时间延长。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方地区干旱主要以冬春旱为主,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呈现出连季干旱、连年干旱的趋势,极端干旱灾情频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我国未来干旱气候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茂松:根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近年我国已进入气候剧烈变化阶段,未来大部分地区干旱将逐步加剧,呈现出东北、华北地区干旱持续加重,西北地区东部持续干旱,南方部分地区干旱逐步增强的趋势,极端干旱事件将大幅度增加,跨区域、跨季节、跨年度旱灾发生将不可避免。尽管这仅仅是一种预测,但已露头的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缺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tujian.org

  记者:旱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具体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佩成: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并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旱灾直接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农作物受害面积中,干旱致灾面积占60%以上,如2000年发生的旱灾,全国受灾面积6.08亿亩,损失粮食600亿公斤。2006年发生在四川盆地的旱灾,导致重庆、四川共损失粮食97.5亿公斤、经济林木枯死465万亩、森林过火面积1.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35.2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干旱缺水加剧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干旱缺水引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地下水位下降、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危机,并加剧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部分地区因水位下降而形成“区域下降漏斗”。据2006年对21个省级行政区的不完全调查,大的地下水位下降区81处,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并引起不同程度的地沉地裂。 tujian.org

  干旱缺水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据估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因干旱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一般干旱年约占GDP的1.1%,严重干旱灾害年约占GDP的2.5%—3.5%。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旱作农业不可忽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怎样应对干旱缺水,才能保证“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粮食安全,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佩成:旱灾的防、抗、减、救,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要想使生产力充分发挥作用还必须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在当前来说,真正取得一些共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应当深刻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重新深化认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理直气壮的发展和保护灌溉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曾经深入人心,但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灌区萎缩,工程松管失修,水费上涨,群众不愿高价灌田的现象。应当特别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人多耕地少,必须用灌溉地实现旱年稳产,旱不成灾。我们决不能再闹粮荒,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实现国家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除了发展和管好灌溉之外,我国还有大面积旱地,该做哪些努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茂松:我国水旱地比例大概是一半对一半,旱地略多。粮食产量上,大概是灌溉地产出占70%—75%,旱地产出占25%—30%,也就是1600万吨左右,这也是很大的数目。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旱地能够促成国家的大丰收和粮食储备,因此对旱地农业不可忽视,我们主张水旱并举,两路大军相互学习,互相促进,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还应做哪些努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佩成:在科技研究方面,应当认真总结梳理中外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实现集成创新,继承发展。水土科学源远流长,水利技术根深叶茂,古今中外都有着许多经过实践检验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创造发明和经验,应当认真学习和总结,例如李冰父子主修的都江堰,就地取材,“深淘滩,低作堰”的工程原则和“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方针至今不失精辟,保证了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运用至今。 tujian.org

  再如上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三水统观统管”和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方略,“井渠结合,以井补渠,以渠养井,以灌代排,防涝治碱”的理论和系列技术,以及近年在新疆研发的膜下滴灌等一系列节水养水技术,就应当集成推广、发扬光大,也不要轻易放弃群众熟悉而且便宜适用的灌溉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节水抗旱要打持久战
2009-05-20

     相关链接
    ·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中国绿色时报创刊2
    · 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 推进现代林业又
    · 杨继平:谈生态文明
    · 贾治邦:积极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
    · 张建龙副局长在“生态科普暨森林碳汇宣传
    · 印红副局长在全国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管
    · 把握机遇 肩负使命
    · 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人事部门开展“讲党性重
    · 在全国绿化委员会第26次全体扩大会议暨造
    · 提高认识  挖掘潜力  全面开创平原林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