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登上现代农业高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春寒料峭,射阳开发区试投产的苏垦麦芽公司已热气腾腾。这个一期投资7亿元的啤麦加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8万吨麦芽,新增年产值10亿元,去年一开工就受到国内许多高端啤酒厂的青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麦芽项目是江苏农垦经济在金融危机下逆势走高的缩影。2008年,江苏垦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9亿元,销售收入157.4亿元,连续2年增幅25%以上,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国有及控股企业当年实现利润和缴纳税金分别比2007年增长57.7%和37.8%。江苏农垦持续增长的动力,来自2年前开始的“二次创业”,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农垦经济在亮丽转身后跃上现代农业“高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股田制”推动农业第二次飞跃 tujian.org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苏农垦在家庭农场经营体制基础上推行土地租赁经营,保持了农业效益的基本稳定。但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分散经营削弱了国有农场的组织化、规模化优势,农垦经济徘徊走低。在“二次创业”中,从“分田制”到“股田制”的改革应运而生,即由十几户或几十户职工自愿组合,实行股份合作种田。这种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有6万多亩耕地的新洋农场按每亩1股、每股1000元的股本金,实行模拟股份制经营,农场以土地租金入股占55%,管理人员和职工以现金入股占45%,收益按股权分配。当年,大、小麦亩均单产超450公斤,种子化率95%;水稻超650公斤,“新洋”大米成为上海农工商超市专供产品;节水、节肥和减少农药用量10%以上,亩效益接近1000元。到去年底,垦区18家农场有1/3实施模拟股份制土地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股份制种田相适应,各农场以投资参股形式组建种业、米业、啤酒大麦等产加销“一条龙”,提升产业集中度。近3年,农垦的稻麦良种在江苏及周边市场份额占40%以上;“苏垦”大米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在南京主要超市销量超过60%;农垦啤麦联合体打破了进口啤麦的市场垄断,年产10万吨优质啤麦订单销售价比市场高一成以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素“溢出”带动场、地双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江苏农垦打破行政区划和所有制“框围”,融入地方经济,国有农业在要素流动中增强了示范带动作用,也为自身开辟了增长空间。下转A7版 tujian.org
上接A1版耕地1.2万亩的东坝头农场鼓励职工到大丰沿海乡村承包土地、规模种粮,农场在农资、农艺、产品销售上提供统一服务。去年60多户职工组成11个种田组合,在场外承包种植1.83万亩,参股家庭平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农场标准化种植带动了当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金从过去的300元/亩上升到600余元。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盐城垦区外出包地的农场职工达数百人,规模种植面积近5万亩,相当于再建了一个中型农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农场先进技术向农村传播的同时,地方资源要素加速融入农垦经济。在连云港市郊的东辛农场,市农科院与农场优势互补,共建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水稻综合试验站。该市的云台农场与1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建出口蔬菜示范基地,去年订单规模种植效益近千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嫁接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tujian.org
抓住农业全球化分工的机遇,农垦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各农场加快与国际农业高端资本和技术开展合作。 tujian.org
在东台市的弶港农场与台湾农友公司合资建种苗工厂,工厂化育苗使农场早熟西瓜每年5月前后进入苏南和上海超市,去年2万亩西瓜平均亩效益3000元左右。到去年底,垦区与美、日、韩、荷兰、以色列、泰国及中国港台等农业客商进行的投资、技术合作项目有20多个。而农垦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领域已从工业向农业延伸。去年9月,在沿海农场实施的养殖合作项目启动,投资1.47亿元的一期项目今年底竣工投产,5年内形成100万头生猪及屠宰、加工能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华日报记者陶玉 顺陆剑 (2009年2月23日A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