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农林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抗旱补贴怎么用——河南省采访见闻
2009-05-20

  “俺村的人现在都在积极浇麦,看电视说国家有补贴,俺想问问补贴有多少?”“电视上说国家拨了好多钱抗旱,我想知道这些钱的具体使用情况。”在河南卫视的抗旱短信互动滚动屏上,抗旱资金的使用情况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短信的条数最多。记者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交谈时发现,类似的问题也经常被提到。为此,2月7日-2月8日,记者专门走访了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时深入到县乡村逐级了解情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杨汴通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说:“截至2月8日下午四点,河南省的抗旱投入达到9.53亿元,其中中央下拨河南的抗旱资金加上省里财政专拨的抗旱资金一共1.113亿元,其余为群众自发的抗旱投入。河南省麦田面积为7890万亩,如果这一亿多抗旱资金以现金的方式直接补贴到每位农民手里,平均每亩地得到的补贴也就一块多钱,而每浇一亩地需要的费用至少在10元以上,所以直补的意义并不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钱花到哪里去了呢?”杨汴通介绍道,“一部分用于抗旱应急水源设施的建设和修复。一部分用于抗旱困难地方和群众的用水用电补贴。再就是给山区等极度缺少水源的地区送水的费用。另外还有人工降雨和人工增雨的费用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个别县乡在抗旱初期为了鼓励大家到地里抗旱,确实拿出一部分钱来补贴主动抗旱的村民。如泌阳县政府此前规定,群众每浇一亩小麦,财政补助10元。记者在上蔡县五龙乡采访时得知,该乡也曾对在2月3日、4日、5日出动机械带头浇麦的,分别按每部机械40元、30元、20元进行奖励,也就是越早浇麦补贴越高。随着全国抗旱宣传和引导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群众被调动起来积极抗旱,由于财力有限,抗旱资金便主要用于打井、送水和困难群众帮扶等紧要地方。 tujian.org

  为了详细了解抗旱资金的走向,记者来到了全国小麦种植基地县上蔡县。上蔡县委书记李海洲说:“截至2月7日晚,省市上级给上蔡县的拨款为41万元,县财政配套拿出了50万元,全县机关单位职工捐款40万元,总共是131万元。另外每个乡根据情况拿出了3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配套资金,每个行政村也积极拿出万元左右资金用于抗旱。由于抗旱压力大,喷灌机具紧缺,因此其中60万元用于购买机具,现在购买了420台左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接着,李海洲又详细介绍了其余资金的使用情况:“一个是打土井。打眼机井少则四五千块钱,多则十几万,而且得须十几天,从财力和时间来看都不符合目前紧迫的抗旱形势的要求。而在平原地带由于地下水离地表浅,打土井花费少、用时短、见效快。一般打一眼土井仅需要400元,打井队加班加点干的话,一天就能打五六眼井。每打一眼土井县乡财政补贴200元,目前已打土井1920眼。”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东洪乡穆庄村的麦地里,记者看到了帮扶队队员史新芳,他正在帮其他村民浇地。“俺现在已经帮着浇了20多亩地,每浇一亩地政府给俺补贴15块钱。就是不给俺补贴,乡里乡亲的帮着浇浇麦,俺也愿意,收个油钱就行……”史新芳憨厚地说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中国绿色时报创刊2
    · 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 推进现代林业又
    · 杨继平:谈生态文明
    · 贾治邦:积极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
    · 张建龙副局长在“生态科普暨森林碳汇宣传
    · 印红副局长在全国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管
    · 把握机遇 肩负使命
    · 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人事部门开展“讲党性重
    · 在全国绿化委员会第26次全体扩大会议暨造
    · 提高认识  挖掘潜力  全面开创平原林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