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政策法规 > 文史资料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蒋介石的囚徒孙立人:陷兵变谜案 遭软禁33年(3)
2011-03-15

  恢复自由 抱憾而终

  1983年5月,孙立人自清华大学毕业满60周年,虽未能前往,但台湾[TaiWan]清华大学派杨觉民教授登门赠送纪念金牌。杨随后发表一篇文章,讲述孙立人近况,这是孙立人被软禁28年来第一次公开见诸报道。

  上世纪80年代是台湾[TaiWan]社会巨变的关键时期,政治气氛也愈加缓和。1984年,台北动物园为庆祝大象林旺(此象系抗战胜利后由孙立人的新一军带回的战利品)60岁生日,邀请当年参加中印缅作战的老兵出席,这些孙立人的老部属由此开始了聚会,关注孙立人的处境。

  1986年,《孙立人事件始末记》一书正式出版,首次详细叙述孙立人案的全过程,引起舆论广泛关注。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发布“总统令”,台湾[TaiWan]地区自1987年7月15日零时起解除戒严。政治气候转暖,让孙立人的旧属感到给老长官翻案的时机到了。以原新一军参谋长舒适存为首的十位将军[JiangJun]发起组织了“印缅远征军联谊会”,为孙立人平反而努力奔走。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政治空气进一步活跃起来。2月,孙的家人联系自立晚报记者李文邦到孙家访谈,孙立人案真相随即发表。自此,“孙立人案”成为媒体报章关注的焦点新闻,要求恢复孙立人清白和荣誉,公布“监察院”五人小组调查报告的社会呼声和压力越来越大。

  3月20日和27日,“国防部长”郑为元两度亲往台中拜访孙立人将军[JiangJun],表示今后将军[JiangJun]有行动和言论的充分自由,可以到任何地方,见任何朋友。自此,孙立人结束了长达33年的幽禁生活,重获自由。有记者采访孙立人对“平反”一事有何感想时,孙立人立刻反驳“从未反过,何平之有!”

  远在海外的长女孙中平得知这一喜讯,脱口而出埋在心底多年的话:“我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痛痛快快和爸爸妈妈通越洋电话了。”

  恢复自由后,民进党多次找他,让他出来揭露蒋介石[JiangJieShi]的残暴,都被孙拒绝,以孙之言,并非不在意自己的遭遇,而因为蒋是长官,不肯言长官之过。

  孙立人始终思念着安徽老家,1988年,孙的旧属潘德辉回乡探亲,孙委托他到安徽庐江代为祭祖。经过查访发现,孙的祖坟早在文革时就被挖掉了,但潘还是代孙立人举行了隆重的扫墓仪式,并拍照带回。孙立人看到照片,激动地要向潘行跪拜大礼。1990年,潘再度受孙委托,回乡洽商墓地迁葬事宜。返台后,孙立人已处昏迷状态,喃喃地说:“为什么到今天才回来,我等你好久啊!”随即又陷入昏迷。

  1990年11月19日上午11时15分,经历不到3年自由的孙立人将军[JiangJun],带着毕生的遗憾,病逝于台中向上路家中,还差3天就是他的90岁寿辰。孙立人的临终遗言有三个版本:医生记录的是——我对得起国家;亲属记的是——还我清白;部下记的是——我是冤枉的啊!一代名将的遗言,竟是如此的悲壮与凄凉。

  孙立人逝世后,台湾[TaiWan]各界人士及亲友旧属前往吊唁者络绎不绝。公祭前夜,有上千人为将军[JiangJun]守灵。李登辉、郝柏村、严家淦、李元簇等政要致送挽联,宋美龄送了花圈,“国防部长”陈履安及军方代表、各团体及昔日袍泽旧属、亲友近万人参加祭奠。

  2001年,在多方努力下,台湾[TaiWan]“监察院”终于正式公布《孙立人将军[JiangJun]与南部阴谋事件关系案》调查报告,证明孙案纯系被阴谋设局的假案,应还当事人以清白。“行政院长”张俊雄到孙府代表政府向孙的家人表达慰问之意。长达33年的冤狱,终得昭雪。

 相关链接
·胡耀邦传奇一生:恋爱时魂不守舍 平反
·毛泽东晚年迷上了李小龙 有了好电影文
·李泽厚:思想之河仍不断汩汩向前
·周瑜被“丑化”:实非嫉贤妒能、心胸狭隘之
·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
·昂山素姬:民主的旗帜 冬日的腊梅
·史铁生:我与地坛
·孙中山两次死里逃生内情
·蒋介石、宋美龄的恋爱与婚姻(上):苦追宋
·史铁生:地坛里玩耍的孩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