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诗是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她的母系和父系都是明清时期出过翰林的大家族,但她自己[ZiJi]却与当过放牛娃的革命青年廖玉璧自由恋爱结为夫妻。陈联诗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时参与了五卅运动,后因特务追捕回到家乡,参与了华蓥山区从1926年到1948年的3次武装斗争,其传奇的经历在华蓥山区和重庆地下党中广为传扬。本文是陈联诗的外孙女林雪撰写的她在解放后的遭遇。 进入妇联[FuLian] 重庆解放的第二天,陈联诗全家就在临江门的一家公寓里建立了脱险同志[TongZhi]联络处,专门接待从渣滓洞白公馆大屠杀中逃出来的同志[TongZhi]和牺牲烈士的家属。这个[ZheGe]工作结束后,陈联诗被分配到重庆市妇联[FuLian],做了生产部[ShengChanBu]的副部长。 对于陈联诗的工作安排,曾经有过很多传说,其实陈联诗去妇联[FuLian]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她在脱险同志[TongZhi]联络处办的那个缝纫社。 陈联诗在脱险同志[TongZhi]联络处期间为了解决烈属们的吃饭问题[WenTi],办了一个[YiGe]缝纫社,缝纫社里大多是烈属,其中就有彭永梧烈士原配妻子谭幺姐。 陈联诗知道,这些烈属和自己[ZiJi]一样,此时最重要的是要活下去。她借了5部缝纫机,加上谭幺姐和另外一个[YiGe]烈属凑来的两部,就组成了一个[YiGe]缝纫社。重庆的冬天阴雨连绵,她们就生产简易雨衣到大街上去卖,赚来的钱用来维持大家的生活。恰好此时,妇联[FuLian]接到了一个[YiGe]紧急任务:为进军西藏和抗美援朝的部队生产大量的军用物资,于是这个[ZheGe]缝纫社成了重庆市妇联[FuLian]生产部[ShengChanBu]的主要生产企业。 刚刚解放的重庆,诸多要事在同时进行:清匪、反霸、抓特务、取缔妓女、收容乞丐和游民、组织各种协会……每个人的命运都在大动荡中大起大落。陈联诗的身边很快集聚了各种各样的求职者,其中身份复杂、多次救过陈联诗和她一家的雷清尘去了台湾,他的夫人杨敏言现在生活没有[MeiYou]着落,自然要来找陈三姐;在陈联诗保留下的那些求职信里,甚至还有当年的军阀杨汉印的信件。当年游击队决定假意接受杨汉 印的招安,以借路开上前线去与红军会合,陈联诗怎么也算是他杨汉印手下的陈营长,白白得了许多武器、装备和银圆,也算是间接支持了革命,“求你为我安排个把人去自食其力总还是办得到的吧”。 当然没问题[WenTi]!此时的陈联诗不但有这个[ZheGe]能力,而且也觉得理所当然。咱们共产党总不能连那些跑浑滩的袍哥都不如,连知恩图报这个[ZheGe]道理也不懂。这些帮助过革命的女人,又没有[MeiYou]什么罪恶,安排她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自己[ZiJi]养活自己[ZiJi],也是一种改造嘛。 就像有些声讨金钱的人骨子里渴望金钱一样,有些反对权威的人骨子里也渴望权威。陈联诗在烈属和工人中间受尊敬的程度就已经让人不高兴了,她还这样不请示不汇报,自然会让人受不了。偏偏这个[ZheGe]时候有人找上门来,要把自己[ZiJi]经营的农场捐献给妇联[FuLian]。 农场风波 很多年以前,陈联诗就想要办个农场,于是她积极行动起来,参加了具体的策划。考虑到资金方面的困难,她动员了包括自己[ZiJi]的保姆韩嫂在内的6个人,加上原先的旧股东,以投资的方式一共凑了旧币2000万元,相当于新币2000元。她还根据当时的政策,制定了“劳资两利,公私兼顾”的经营原则,保证让每一个[YiGe]投资人在保证为公的前提下,自己[ZiJi]也能得到好处。事情在她的主持下积极地进行,其间经过了很多的周折,到1950年9月,具体计划已经引起了区政府和市建设局的积极回应,并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