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昌“瞒天子令诸侯” 其中最富戏剧性的是赵凤昌假造圣旨一节。 赵凤昌见形势紧急,张之洞不见皇上旨意,焉敢领衔派人和外国签订互保条约。他竟然急中生智,发了一个电报给张之洞,电文是:“洋电,两宫西幸,有旨饬各督抚力保疆土,援庚申例,令庆邸留京与各国[GeGuo]会议云。” 张之洞是细心之人,马上复电:“询电从何来。即确复。” 赵凤昌难办了,但他见招拆招,自有妙法,马上去找盛宣怀,提出由盛把他发给张之洞的同一电文分发给各省[GeSheng]督抚,表示确有其事。盛宣怀初时不敢,认为“圣旨岂敢捏造”,不要命啦,意颇迟迟。 赵凤昌又建言道:“捏旨亡国则不可,捏旨救国则何碍?况且即称洋电,即西人之电,吾辈得闻,即为传达而已。” 赵凤昌堪为诸葛再世,“洋电”两字早已留好退路,用心可谓甚深。如洋电不实,圣上日后追究,最多不过传播谣言而已,和假造圣旨的罪名无法相比,何况即为洋电,也无法查实。 待盛宣怀的通电发出后,赵凤昌方才复电张之洞,谓“盛亦得洋电,已通电各省[GeSheng],望即宣布,以安地方而免意外”。 这些事都在庚子年(1900)7月22日一天办妥。赵凤昌行事之速,神仙无以过之。 7月26日,上海[ShangHai]道余联沅与各国[GeGuo]驻沪领事[LingShi]在北浙江路会审公廨举行会议。会议前,盛宣怀就致电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谓必须在正式奉到宣战上谕之前,与各国[GeGuo]领事[LingShi]订约,“上海[ShangHai]租界准归各国[GeGuo]保护[BaoHu],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BaoHu],两不相扰,以保全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在各省[GeSheng]派代表[DaiBiao]来上海[ShangHai]会商前,盛宣怀先拟就草约八条,赵凤昌斟酌修改后,添加了汉口租界和各口岸两条,共十条。 赵凤昌又对盛宣怀建议道:“此次与驻沪各国[GeGuo]领事[LingShi]协商,你不在签约人员中,自然不必讲话。但主要召集者上海[ShangHai]道余联沅,向来拙于应对,不善折冲樽俎,你应以太常寺卿的地方绅士身份,从旁协助。倘使外国驻沪领事[LingShi]有难以置答的问题,余联沅可以与你私下商量后再作答复,这样就可以有转圜之地。” 会议中,定中外座次,外国驻沪领事[LingShi]团领袖在前面,随后坐各国[GeGuo]驻沪领事[LingShi];中国方面则依赵凤昌事先建议,上海[ShangHai]道余联沅坐在首席,盛宣怀坐在余联沅的边上,以下是各省[GeSheng]派来的道员代表[DaiBiao]。场面十分肃穆,双方各有心思,人人面容冷峻,东南危局系于此议。 各国[GeGuo]驻沪领事[LingShi]团领袖、美国领事[LingShi]古纳果然因数日前清廷[QingTing]命令与外国人宣战上谕而开口发问:“今天各省[GeSheng]督抚派你们与各国[GeGuo]签订互保条约,如果贵国皇帝又有旨令要求杀洋人,你们是否遵旨?” 这一问题点中死穴,大家都知道数日前朝廷已有宣战上谕,圣命如天,只是东南各省[GeSheng]由督抚观望时机,遮掩不发表而已。现在在会议席上回答说“不遵旨”,显然是“逆命”,“逆命”则不具备合法性,且有杀头之罪。如果回答说“遵旨”,则战事即起,又何必再坐下来谈中外互保条约!余联沅当下满面僵滞,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此刻,坐在一旁的盛宣怀轻声向余联沅建议,余回答道:“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协商订约,就是已经‘奏明办理’”。 “奏明办理”这四个字本是公文往来中的常用语言,而美国领事[LingShi]古纳却能够理解为“已经得到上级的批准同意”!这样,中外双方就没有异议,同意签约。 东南互保成功,清朝免去一场大劫难。 当年三国演义时,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如今,赵凤昌以布衣之身“瞒天子而令诸侯”。 事后慈禧太后回到北京,欣然嘉奖了盛宣怀,还加封了太子太保的官衔。盛宣怀见到赵凤昌之后自觉夺人之美,很不好意思,向赵解释。赵凤昌淡然一笑道:“我本来也没有邀功的想法。” “两袖清风,一肩明月。”赵凤昌“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冒杀头之祸,有智有胆,等于行了次皇帝职,也为他日后在辛亥革命南北议和时能策划全局,再次挽狂澜于既倒,避免一场涉及国内外的战乱,拯救崩溃的中国,做了一次重要的热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