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黄海无阻拦 新四军[XinSiJun]于1941年1月20日在盐城重建军部后,苏北成了华中根据地的中心和对外联络(包括和山东八路军联系)的门户。经过努力,在苏北根据地与上海之间建立起了陆路和水路秘密[MiMi]交通[JiaoTong]线。但是,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对新四军[XinSiJun]和苏北根据地进行了严密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不断“扫荡”、“清剿”、“清乡”,在苏北大多数内河都打了桩,设了哨卡,轮船不能通行,木船航行也困难重重,到上海的交通[JiaoTong]线受到极大威胁和破坏。 盐阜地委成立海上[HaiShang]工委,确保海上[HaiShang]通行安全 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XinSiJun]军部决定,由盐阜地委负责,成立专门机构开辟海上[HaiShang]工作,建立海上[HaiShang]交通[JiaoTong]线。 苏北的黄海海岸号称八百里,日军舰艇常在海上[HaiShang]游弋,茫茫大海上[HaiShang]敌情也很复杂。第三师参谋长彭雄和第八旅旅长田守尧等20多名团以上干部由盐阜区乘船渡海,准备经山东去延安,不幸在海上[HaiShang]遭日军舰艇袭击,彭雄、田守尧及部分干部牺牲,成为新四军[XinSiJun]历史上的一次悲壮事件。 除了日军外,伪军和海匪也常出没于海上[HaiShang],而且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当地渔民要出海捕鱼,船民要出海运输,必须先办好三方手续:一是日军的“膏药旗”,二是伪军的罗簿子(航海证),三是海匪的白旗子,否则到海上[HaiShang]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 为了建立海上[HaiShang]交通[JiaoTong]线,盐阜地委根据华中局指示成立了海上[HaiShang]工作小组,后改为海上[HaiShang]工委,属地委城工部(敌工部)直接领导。城工部部长薛尚实向海上[HaiShang]工委书记惠飕交代了任务: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发动海上[HaiShang]渔民,成立海上[HaiShang]武装,打通海上[HaiShang]线路,消灭海匪,确保海上[HaiShang]运输和渔民生产的安全。 海上[HaiShang]工委成立了一支海防队,公开名义是渔民自卫队,有几十人,配备了1艘炮艇和7艘帆船、机帆船。这支武装成立后,狠狠地打击了海匪。经过六次较大的战斗,海匪一听说海防队就吓得闻风而逃。 海上[HaiShang]工委对外不公开,而以贸易机构海运商行作为掩护。海上[HaiShang]工委委员王晓云任公司经理。另一位工委委员彭林兼任华中局海委办的宏利公司外贸经理。海上[HaiShang]工委还在上海等地以各种名义开办了或大或小的商行,从而构成了一个密如蛛网的地下联络站和交通[JiaoTong]线,运回了9万吨军用和民用物资。 海上[HaiShang]工委及其武装还秘密[MiMi]接送了大批干部和到根据地去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如邹韬奋、阿英、贺绿汀、范长江[ChangJiang]以及国际友人罗生特、德国作家希伯及夫人秋迪等。抗大五分校和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刚创办时,上海的一批著名艺术家和热血青年,也是通过这条海上[HaiShang]交通[JiaoTong]线来到盐城新四军[XinSiJun]军部的。 海防纵队保护下的海上[HaiShang]交通[JiaoTong]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