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属于文学创作,但慈禧[CiXi]为修园子的事大为恼火,当场撤了阎敬铭的差使,却也是事实。据《清史稿?阎敬铭传》记载:“时上意将修圆明园,而敬铭论治以节用为本”,对圆明园用款“辄力拒之”,两方意向分离,不可能不发生严重冲突。这次慈禧[CiXi]发作是光绪[GuangXu]十二年十一月的事,老阎被加了个“不能体仰朝廷[ChaoTing]裕国便民之意,饰词延宕”的罪名,革职留任。可是他怎么也想不通,修那个破园子,跟“裕国便民”能搭上什么界?此时他已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体仰”老佛爷的“圣意”,自己无论如何是做不来的,于是再三称病请求退休,拖到光绪[GuangXu]十四年,慈禧[CiXi]才点头放他走。 阎敬铭走了,朝廷[ChaoTing]上也就“素静”了,再也没人敢对老佛爷花钱说三道四了,于是,颐和园修起来了,大清的北洋水师买不起洋人的兵舰了。羸弱的战斗力加上极端落后的军事思想,大清军队屡战屡败,任谁都败,被人家打得“满海找牙”。那场羞辱的战争甚至成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YiGe]笑柄。 祖宗传下来的办法 其实,正是有阎敬铭这样的理财[LiCai]家连年的辛勤打理,大清的国库才奇迹般地丰裕起来。光绪[GuangXu]十五年,大清帝国的岁入为80762千两,岁出为73079千两,当年盈余7683千两。这可是多年来了不起的成绩,全靠阎大人严格节俭[JieJian]、“平地扣饼”得来的。这一年的冬天,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新任户部[HuBu]尚书翁同龢在听取了司员关于年底盘点库存的报告后回到家中,挥笔写就日记一篇:“……银库今日封库,共银一千二十七万九千四十两零。各项统在内。”忆起阎相的诸般操劳,为大清国兢兢业业付出了一辈子,到头来却蒙受不白之冤,晚年凄凄惨惨而终,不禁惋惜心痛不已,于灯下连连叹息。 阎敬铭退休后,翁同龢常去探望。光绪[GuangXu]十四年四月初四,翁在日记中写道:“饭后访阎相剧谈,余三大愿不遂,激昂殊甚。三大愿者:内库积银千万,京师尽换制钱,天下钱粮征足。”同年十二月十八日又记:“谒丹初(阎敬铭字)相国,此老独居深念,谈时事涕泗横流,毕竟君子,毕竟读书人,吾滋愧矣!” 阎敬铭的身体彻底垮了,挨到光绪[GuangXu]十八年即1892年,这位皇权时代的最后一位卓越的理财[LiCai]家病逝于陕西原籍家中。朝廷[ChaoTing]追授太子少保衔,谥号“文介”。1998年,在陕西省永济市发现一座阎敬铭于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撰写的《虞乡县强宜庵免减差徭记》碑,内涵丰厚,意境高远,弥足珍贵。 阎敬铭理财[LiCai],用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如今已经不大提倡的以节流为重的老办法,其实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财政信条,古今中外皆是。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把节俭[JieJian]列作执政理财[LiCai]三要诀之一。孔子亦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中国各朝代,凡治理有方、稳现“盛世”者,多为注重节俭[JieJian]政策实施的结果,如汉初、唐前期,以及明清的较早阶段。 节俭[JieJian]也为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如休谟说:“我的使命再加上我的节俭[JieJian],就是我最大的财产独立”;亚当·斯密说:“任何财富都不是任何一个[YiGe]知名大企业创造的,而是人的生命中长时间的勤奋、节俭[JieJian]和谨慎得来的。”又如由英国学者塞缪尔·斯迈尔斯撰著的《节俭[JieJian]》一书,竟在西方国家流行了一个[YiGe]多世纪,至今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