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我是北京[BeiJing]大学的讲师,和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一起创办《每周评论》,还担任过《新青年》编委。那时李大钊、陈独秀是北大的教授,也是这两个刊物的负责人,胡适也是这两个刊物的编委,我和他们很熟。1920年春天,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到北京[BeiJing]来,经过北大俄籍教授柏烈伟的介绍,找到李大钊和我。然后又由李大钊介绍他到上海找陈独秀。1920年8月,陈独秀来信对我说,北京[BeiJing]只有你和李大钊可以谈成立[ChengLi]党的问题[WenTi]。9月中旬,我因罗素来华讲学专程去上海迎接他,在上海我就住在陈独秀家,我们两人就筹组党组织事宜多次交换意见。回京后李大钊和我就成立[ChengLi]了北京[BeiJing]共产主义小组,后来我们发展了张国焘,张是北京[BeiJing]共产主义小组的第三个成员。” “后来您去了法国?”我问他。 看到我全神贯注地在倾听他的讲话,张申府似乎很是惬意,侃侃而谈:“1920年12月,我和蔡元培、陈大齐、刘清扬[QingYang]、郑毓秀几个人同船去法国。我是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被聘为法国里昂大学中国学院的教授去教逻辑学的。那时,上海、北京[BeiJing]、广州、长沙均已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临行前,李大钊、陈独秀委托我在法国建立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张申府说,周恩来[ZhouEnLai]是1920年12月去法国的。1921年1月,他在巴黎首先介绍刘清扬[QingYang]入党。紧接着,他和刘清扬[QingYang]又一起介绍周恩来[ZhouEnLai]入党。当时入党手续是:他和周谈话后,即写信向陈独秀报告。这年春天,他和刘清扬[QingYang]在巴黎结婚,由于周恩来[ZhouEnLai]和张申府夫妇在国内就相识,特别是周恩来[ZhouEnLai]与刘清扬[QingYang]同为天津“觉悟社”的战友,周恩来[ZhouEnLai]他乡遇故知,十分兴奋,常去他们住处,对各种问题[WenTi]进行热烈地讨论。 不久,由上海又来了两个党员,赵世炎和陈公培,他们两人都是在上海入党并由陈独秀介绍来巴黎的。这样他们5个人(张、周、刘、赵、陈)成立[ChengLi]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小组成立[ChengLi]后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出油印刊物《少年》,张申府为编辑,周、赵撰稿。第二件事是发起成立[ChengLi]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这个组织在1923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周恩来[ZhouEnLai]是书记。 “那时您对周恩来[ZhouEnLai]是什么印象?”我问道。 张申府说,在法国他住在巴黎大学对面的一个[YiGe]旅馆里,常去大学听课,内容是数学、哲学、逻辑学,其余时间自己做功课。而周恩来[ZhouEnLai]在巴黎主要是搞革命活动。在张申府的记忆里,留法期间的周恩来[ZhouEnLai],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工作勤奋,团结同志,在留学生中有极高的威信。 张申府说:“1922年2月,我和周恩来[ZhouEnLai]、刘清扬[QingYang]一起坐火车去柏林,建立柏林支部。在德国期间,我和周恩来[ZhouEnLai]一同介绍朱德入党。朱德要求入党时,是我和他谈的话。当时朱德在国内已是颇有名气的将军,但他不远万里来到柏林追求进步,为人非常谦虚诚恳……” 说着,张申府起身从里屋拿出几张有点褪色的保存多年的相片给我看: 一张是1923年在德国柏林,4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周恩来[ZhouEnLai]、张申府、刘清扬[QingYang]、赵光宸,站立在参天大树下的合影。 另一张也是在柏林,是张申府与朱德等七八个“柏林支部”同志的合影照。照片中的人物分成前后两排,张申府和前排的几个人相互面对面地坐着,都把脸整齐地一同侧向照相机,这种集体合影照颇有点味道,照片中的张申府戴着一副眼镜,眉清目秀,很斯文。 还有一张,那是1919年在国内,张申府和好友李大钊、梁漱溟、雷国能4人同游北京[BeiJing]中山公园时的合影…… 看着这几件“证物”,我感觉身上涌起阵阵热流,禁不住对张申府先生肃然起敬。 张申府告诉我,1922年底中共旅欧总支部成立[ChengLi]时,其负责人是周恩来[ZhouEnLai]、赵世炎、陈延年、张申府,下设旅法、旅德、旅比三个支部。他还愤愤地说,旅欧少年共产党中的头头任卓宣(叶青,后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很坏,1923年在巴黎召开的旅欧少年共产党代表大会上把他给开除了,但是共产国际很快给他平反了。 张申府回忆说,1923年底,他途经莫斯科回国。在莫斯科时,曾在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赵世炎处住了两个月。在此期间,他听过那时声誉很高的联共(布)党内的理论家布哈林的演说,并见到维经斯基。维经斯基当时是共产国际东方部主任。维经斯基对他说了许多鼓励的话,他还见到了被孙中山派赴苏联的考察团团长蒋介石、副团长张太雷。蒋介石得知他在法国的活动后,对他十分客气。
|